四天前的夜晚比利时队逆转罗马尼亚,继续保持不败纪录,
一位名叫艾比的17岁女孩
根本没有想到比利时队逆转罗马尼亚,继续保持不败纪录,
自己参加的一场演唱会
竟变成了恐怖杀人现场。
突如其来的爆炸,
将许多人的血和身体碎块
飞洒到她身上。
万幸的是,
她并没有受伤,
却成为了曼城恐袭事件的亲历者。
而昨天,
城君一位在曼城求学的挚友,
也拍下了发生在她课室对面的场景。
她说:
“这里刚发现了新的可疑炸弹,
然而下周我们仍旧要在这里考试。”
在这位曼城的普通人眼里
每个曼城人都一切如常。
餐厅超市照常营业、
政府机构开放办公、
学校坚持上课考试。
媒体上的报道
和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
“我爱曼城”标语,
是生活中仅有的不同。
今年3月伦敦遭遇恐袭,
袭击者驾车冲撞附近人群。
这本是英国近年来
最严重的犯罪事件之一,
但就在事情发生不到一小时,
伦敦人就以其一贯的“黑色幽默”
致予恐怖分子最轻蔑有力的回击。
“恐怖分子们,
我们正礼貌地提醒你:
这里是伦敦。
不管你将对我们做什么,
我们都会照旧轻轻地呷口茶,
然后继续安乐过日子。
承蒙你‘关照'了。”
一年前的3月22日,
3颗炸弹在比利时首都机场
附近的地铁站连环爆炸,
造成32人死亡、320多人受伤。
一位名叫拉尔斯的普通市民
在袭击中受伤,
还永远失去了挚爱的妻子。
比利时队逆转罗马尼亚,继续保持不败纪录他在纪念仪式上回忆了
自己死里逃生后得到
来自救援人员最温暖的帮助:
“尽管那天我见识到了
人类最恶劣和最美好的一面,
但我仍旧有继续积极生活的念头,
并且
而在2015年11月13日,
法国巴黎人用独特的方式
表现出对恐怖主义的蔑视。
当晚恐袭发生时,
旁边的法兰西大球场
正进行着法德足球对抗赛。
意外的是,
双方队伍并没有落荒而逃,
反而在不时传来的
阵阵枪声爆炸声“助威”下,
继续踢出一个个漂亮的进球。
其实,斗争的根源从来不是宗教,
而是一颗“恐惧不同”的心。
曼城恐袭后,一些正义的穆斯林
自发参加为逝者守夜的广场活动,
并高举标语牌:
“ ISIS 吓不倒我们,
我们是曼彻斯特人”。
从来没有一场恐怖袭击
撕裂了人类的情感纽带,
反而一次次将不同的
种族、宗教、国家团结了起来。
当爆炸的硝烟散尽,
人们深刻地意识到:
爆炸过后,英国人打开家门,
男人们披上风衣,
女人们撑起洋伞,
努力用优雅的生活气息
驱散恐怖分子精心散播的恐惧。
这是普通人给予的最有力的回击。
▲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点击阅读,推荐文章
汶川丨我们都还记得。
广州丨你有想过,你的猫狗有一天会死吗?
广州丨城区里最后的渔民,50年来却在亲手填江盖房。
加微信号:nayizuochengg 加入「那一座城」读者会
合作咨询QQ:3159178733
评论